關於「行澗」,我說的其實是......

先旨聲明
-  筆者沒有受正式(坊間上也沒有)行澗訓練,也稱不上有資深的行澗經驗。
-  以下純粹是個人感受、經驗分享,從不少錯誤中的學習。
-  歡迎各位交流/交換心得。

為何會行澗
-  在我而言,行澗也屬於行山活動,只是其中風景難度,各有不同。
-  山線和澗線所遇上的景物都很不一樣:溪流、瀑布、大潭、動物、植物,都是一般山徑不常遇上的。
-  十分熱愛行山探險,但抵不住酷熱天氣,也愛探索新景物和挑戰難度(然後安全回去)。

怎樣開始/嘗試行澗
-  受過的教訓:經驗累積和資料搜集,總比體力和技巧重要。
行澗是比行山遠足高階的活動:環境地勢變化、對行者的身手、經驗和知識的要求、潛在危機的處理,都比一般山徑高,其難度在於:
1. 集合各種困難的地勢:斜坡、水流、岩壁、樹林、隱徑。
2. 途中退出點少,向後退也未必可行,行程時間通常都要預留一整天。
3. 探險者要有登高的體能和裝備,也要有攀爬的身手。
4. 石澗路徑不明顯,確定前進路向、覓路皆要求經驗和導航知識。
-  因此,請先挑戰山線,才開始挑戰澗線。
-  山線和澗線的難度沒有一致的標準,或者可先從山線加強體力(如鳳凰山)、攀爬技巧(如蚺蛇尖)和入林經驗(如飛鵝山南脊)。
-  澗線的行走時間也與距離沒太大關係,更多取決於澗線的難度和行者的技巧。
由淺入深,永遠是嘗試新事物的王道。

天時、地利、人和
-  獨行是絕對的大忌。
-  如前頭所說,行澗也算是行山活動,情況/考慮大致通用。
-  春天不是適合行澗的日子,霧氣增加前進的難度,也遮蔽景物。
-  夏天是最常行澗的時候,水流比較豐沛,山水風景更好看,行起來更涼快。
-  秋冬較少人會行澗,一來水流弱少,日照時間也短。但也有資深行者會趁乾旱天氣,挑戰高難度澗線。
-  綜合而言,大雨過後數周,陽光普照的日子,就是行澗的最佳時機。
-  與行山一樣,同行要互相幫助,選擇路線也要考慮同行者的能力、膽識。

下雨時能行澗嗎?
-  雨水的影響:一切的石面變得滑腳,水流增加(大雨下有機會是突然之間大增),也有山泥傾瀉的機會。
-  但是,雨後的石澗有另一番光景。
-  所以沒有絕對的「可以」和「不可以」,但大部分情況都是不建議的
-  行澗途中下起雨來也不用特別擔心,微雨帶不來很大的變化,但應該盡快到達下一個退出點,以應付天氣突變。

澗可以怎樣行?
1. 乾旱的石面:若果不想濕腳,就要在石面行前進,這樣走可算是最快的途徑。只是,在石面上跳躍前進甚花體力,也偶爾要遇上難攀的大石,有時更是無落腳之處。
2. 兩側的林徑:行澗不時都要繞林而過,為了避開一些行不通的位置,例如大瀑、險位、水深之處。走林徑也許是最安全,但也有麻煩之處:第一,滿佈刺人/密集的植物;第二,容易迷失方向,偏離澗道。
3. 澗水而行:直接在澗道上前進,較要技巧,要一路注意落腳之處,避免滑倒。

哪一種方法最好?答案一定是交互配合前行
-  通常是這樣行的:主要是選擇行在乾石上,想省點體力或遇上難攀的位置時,便涉水而行(通常會容易一點),然後才會選擇繞林而進。
-  理論還理論,確實路線是視乎現場地勢情況,每一段澗道都有不同考量,沒有「一本通書睇到老」。
-  濕了的鞋底都是滑,所以不要以為走乾燥的石面一定無事,滑倒往往出現在濕的鞋踏上乾的石。

選擇前行路線
將目光放遠:行澗常出意外之一,是攀爬失手。攀升時,應把目光放遠/高一點,攀登前思考上了一/兩層後的進路。
橫渡澗道:行澗常出意外之二,是橫過澗道時失足滑倒,繼而從崖上/高處墮下。因此,懸崖邊不應嘗試橫渡澗道,淺水區或石堆是比較理想的橫渡地點。
絲帶:不知前進/上攀之途時,前人的絲帶是非常有參考價值,總好過無憑試探。
遠離澗道:繞林時,要留意澗道去向,不要愈離愈遠,避免返不回澗道,迷失樹林中。
刁鑽位置:澗道環境多變,有好些位置都是刁鑽難過,初次行過未必能明確知途。所以強調要資料搜集,前輩的遊記或有記述「過關」的注意事項。

落腳位
攀岩可以說是行澗中不能避免的,考驗行者的身手和經驗,尤其是要跨過流瀑和岩壁。
-   三點不動一點動
這是攀岩的金科玉律,以四肢作為支撐點,每次攀爬都要起碼有三支固定,只動一點
-   避免在水流中攀爬
有水流的石面都是光滑的,這個不用特別解釋吧。
-   辨別濕滑的石面
最簡單是用顏色來分別,愈黑愈深的代表愈濕滑;反之,白色的,能看清石頭紋路的,是乾旱的。還有一種是比黑色還要留神,是綠色的青苔,這些石面的青苔,有時看似可踏,往往滑倒的地方都是這些綠色的石面。
-   試探步
用力之先,定要試探一下落腳點是否穩妥和摩擦力足夠。手抓的石和樹也是一樣,應試一試才依靠發力。還有一樣更緊要,找到鬆脫的石頭不要隨手把它拉掉,否則後面跟着你的隊友會「中招」,特別提醒後面的隊友注意便可。如果真的不慎拉掉了,應立即大叫「小心石頭!」或「Rock!」,起碼讓後面的隊友反應得到。
石隙
面對濕壁,正面挑戰難度較高,手腳位也大都是濕透或佈滿青苔,遇上這些情況應該先觀察,找尋石隙下手,衡量一下上攀的可能路線。
隱藏攀爬危機
1. 向外傾的的手腳位:一般的手腳位都是尖而向上,偶會遇上向外傾的平面,較難借力,應盡量避免。
2. 「佛肚」:意指後仰、外露的石壁(角度超過九十度),一失手便會向後直墮向下,切忌嘗試。
3. 鬆散的樹幹和石坡:在土壤下的水土流失是難察覺的(尤其是大雨/風暴過後),不要假設能抓的都是穩固。

澗鞋
一對鞋能同時應付到山路、水路、攀石,故有特別要求:
1. 摩擦力:避免滑到,尤其是濕水後的咬地能力,鞋底膠料通常愈軟愈適合。
2. 保護性:避免受傷(例如踢/撞到石頭),也免受一路「腳底按摩」之痛,故澗鞋應該加固鞋頭,鞋底也要有一定厚度。
3. 疏水:一路走時不換鞋的話,疏水的澗鞋會令人走得舒服一點。
4. 耐用/價錢:很多鞋浸水後,很容易破裂,所以也有人會穿舊鞋或便宜的鞋作澗鞋(如「白飯魚」)。

常見選擇:
-  襪子:抓力非常理想,而且腳感一流,但保護性接近零。還有,曬熱了的石頭會乾煎你的腳板。
-  涼鞋:包趾的涼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,可是要找對咬地力強的涼鞋不易。
-  拖鞋:一般都達不到第一二項要求,拖鞋只是最方便的選擇。
-  行山鞋:提供最佳保護和支撐。問題是,行山鞋的鞋底在濕水後,抓地力大不如前,還有濕透的行山鞋,常常出現掉鞋底的情況。還有不疏水這個問題。
-  水上活動鞋/潛水鞋:鞋底比較薄、抓地力也一般。可是,也有些「高階」的水上活動鞋,加厚了鞋頭和鞋底,鞋底也用上防滑能力較高的質料,除了價錢偏貴外,無疑是對理想的澗鞋。
-  磯釣鞋:見過有一種為磯釣設計的鞋,鞋底沒有坑紋,質地如「百潔布」,質感很硬。這鞋對付蘚苔很好,卻因硬底的關係,腳感很差,石面上也沒有摩擦力。

入澗前後往往都要先走一段山路,不想「一鞋走天下」的話,也可以「山鞋行山,澗鞋行澗」。在澗鞋內穿襪子,也可以增加舒適感,但記得多帶一對更換。

裝備
一般行山裝備地圖哨子指南針(山藝三寶)、急救包足夠食水乾糧
防水袋:保護不能入水的東西(如:電話、流動電池、相機等)不會弄濕,萬一跌了下水也可繼續使用。
-  防水背囊:有人會索性背上一個大的防水背囊,但這些一般都背得不舒服,也不方便使用,所以,通常行澗人仕都會是用行山背囊,內加防水袋便算了。
手套手套是必帶的裝備,因為行澗少不免要「入林」,路徑模糊時更有機會要硬闖開路「爆林」,手套是用來應付荊棘和尖刺。
頭燈:溯澗需時或樂而忘返,完成時或者已經差不多天黑,摸黑下山便用得着。
地圖/GPS:澗中很難定位,也沒有很多路標,GPS是比較有效的工具。

以下是小隊裝備,可帶可不帶:
-  攀山繩:攀山繩能助你/同行者走過一些難關,前提是,你懂得使用
-  樹剪:也是「爆林」時或許要用到的工具。

新手澗線
如前文所說:先挑戰山線後挑戰澗線
-  除了難度低的石澗,可以先試走半段,或「點遊」(只到全段的其中一點)。
-  也可以先試在秋冬乾旱的季節挑戰。
-  新手澗線之選:大城石澗、雙潭石澗、小馬坑、鳳大北坑

最後一個行澗心得:總之,行澗一切小心,才可以「行得」。